中国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打
近几年来,围绕中国传统武术能不能打的讨论越来越热。我们珍惜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更是如此。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关于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就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衡量其优越性的指标,当然不能仅是能不能打。但是武术作为技击术,就其本源来说,能打是其本质。如果还叫武术,就不能回避能不能打的问题。
中国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在历史上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中华武术产生发展于中华民族同自然的、社会的敌人斗争的过程中,在热兵器产生之前的漫长历史里,中华民族是伴随着自己的打斗之技生存发展起来的,传统武术也是随着中华民族的斗争实践而不断发展的。武术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打,又是在打中不断发展精进。在冷兵器时代,不能打的武术是不能作为主流技艺生存发展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内争外斗的实践之丰富,世所罕见,中国传统武术想不能打都难。
那为什么现在中国传统武术给人一种印象,好像就是花拳绣腿,就是套路演练,就是中看不中打了呢?原因在于现在所谓的传统武术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传统武术了,具体表现为环境不同、练法不同、比法不同。
所谓环境不同,就是说武术已经不是作为人类格斗或者军事斗争的重要技术了。实践上的需要大为减弱,推动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受到严重削弱。恩格斯曾经讲过,实践的需要比10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发展也是这样。举目望去,全国练武术的能有多少人?想想中国的乒乓球事业,乒乓球并不是中国的传统技艺,但是却在中国被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的国球。为什么呢?除了国家重视、体制保障之外,还因为乒乓球运动极易普及,我们几乎是全民皆球,因而乒乓球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如果全国上下到处都是练武术的人,武术水平想不提高也难。
所谓练法不同,是说现在的中国传统武术已经不是按照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武术的路子训练了。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强度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说,技击的内涵减少了或者没有了,力量训练变少了,实战训练没有或很少了。所谓的传统武术,只是较多地保留了部分传统武术的套路而已。值得指出的是,一些从事非传统武术的搏击者曾经有过学习传统武术的经历,也都或多或少的从传统武术中汲取了营养。这也说明传统武术并非没有价值。
所谓比法不同,传统武术的比赛主要是规定的套路,而这种套路又常常注重外在形式的花里胡哨、好看,时间久了,甚至连每个招式的技击含义都说不清楚了。另外,即使有一部分习练传统武术的人,在与一些所谓的传统武术打假者比赛时,也没有一套科学的、适合传统武术施展其长处的比赛规则,如比赛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装备等都没有系统周密的考虑,在可比性上存在着明显不足。此外,也不好简单凭擂台上的名次来断定某种技术的能打还是不能打。即使是现代搏击,在擂台上的比赛与在战场上的拼命、现实生活中的交手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还是回到中国传统武术能不能打的问题上来。答案是加以改革,一定能打。首先必须要打。只有打,也才能打。不打就像站在水边学习游泳,是永远学不会的。
其次,必须改变所谓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练法。根据学习传统武术的不同目的,系统设置不同的练法,既要恢复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强度等,也要吸收现代体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汲取其他搏击门类的长处。
再次就是改变传统武术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按照重视传统文化的方式,重视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要像京剧进校园那样,让武术也走进校园,走进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各种武术比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武术事业,让习练中国传统武术的风气浓厚起来。
最后,还要改变中国传统武术的比试方法。在比赛的科学性上下功夫。要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在医学养生、调理身心等方面的内涵,确定中华传统武术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技击的功能,又不要唯技击论英雄。
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事关我们的文化。中华民族要复兴,同时也应当是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复兴。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互为条件和结果。我们需要生机勃勃、顶天立地、强大而亲切的文化,不需要未老先衰、无病呻吟、柔弱而骚性的娘炮文化、伪娘文化。
振兴中华传统武术,意义重大、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来努力!
页:
[1]